當前中國城市的“攤大餅”式擴張發展遭遇了一系列問題:交通、噪音、擁擠、居住空間緊張、人與自然資源脫節等,鄭州也不例外。鄭州發展方向又在哪里?哪里是末來鄭州人居最理想的圣地?在11月2日大河報、中國地產大河研究院主辦的“城市化進程中的區域定位——鄭西宜居價值高峰論壇”上,國內外的專家不約而同地將目光盯向了鄭西宜居健康城。
空間格局 居住向西
論壇上,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將鄭州比喻為一只展翅高飛的雄鷹。鄭州東區就是這個雄鷹的鷹頭,以現代新型高端服務業為支撐,這是鄭州市乃至河南省委省政府定下來的,現在這個鷹頭已經昂起來了。南區和北區是雄鷹的兩翼,最新的政策是要以發展商貿服務業、文化教育業為主。
“前天我剛剛又接到一個任務,要對新鄭就是以華南城為中心的40平方公里的面積作為一個鄭州市商貿物流園區的規劃。也就是南區以商貿物流和制造業構成鄭州空間格局這個雄鷹結構中的南翼,北區上周一我們做了一個惠濟區特色商業區的規劃,這個規劃是全鄭州全河南唯一的一個,以會議為主導產業的一個特色產業區。我們提出了以惠濟區為中心的一個特色區共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打造一個中原首席會議中心。以后惠濟區重點發展會議產業、文化教育產業、動漫游戲產業、高端設計產業。同時我還再做新鄉市的規劃,重點把黃河以北的規劃到里邊。這就構成了雄鷹的北翼。
雄鷹的尾部就在鄭州的西部,其主導產業是文化教育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居住。別以為尾部不重要,恰恰相反,尾部是最重要的,雄鷹飛的穩不穩,快不快,方向怎么樣,主要看尾部,它主要起到一個穩定平衡的作用。
市中心相當于雄鷹的心臟,鄭州內升的動力來源于心臟。
“各個組團各有側重,共同構成了鄭州市未來發展的空間大格局”,宋向清說。
健康主導 宜居規劃
宋向清所說的各個組團功能定位和區分,實際上是《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綱要》的細化與落實。
2012年2月5日,鄭州都市區建設的行動指南——《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綱要》經鄭州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實施,鄭州都市區發展藍圖從此繪就,鄭州從此進入“兩核六城十組團”的發展模式,鄭州自此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清晰而又準確的區域定位。
鄭州西部,作為鄭州新一輪的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成熟的城區規劃、方便的交通、完善的生活配套,加之自身良好的區域位置和自然環境優勢,在宜居方面優勢明顯。正因為此,根據“組團發展、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按照鄭州市委、市政府的有關部署,鄭州市未來將建設集中鄭州大學醫學院等優勢醫療資源和相關休閑療養產業的宜居特色組團,打造鄭州宜居健康城。
按照宜居健康城的總體規劃,鄭州宜居健康城規劃范圍為鄭州以西的滎陽及周邊區域,它東起西南繞城高速,西至現狀232省道,北臨中原西路,南至現狀馬米公路,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它立足健康休閑療養產業,定位為“鄭州西花園”,將建成鄭州最宜居的健康地區、幸福地區。
業內專家評價,宜居健康城以其大手筆的規劃、豐富的自然資源、優質的醫療養生資源、優越的地理位置,在城市化進程中正越來越成為鄭州城市發展的高地、鄭州生態人居的典范。
鄭西宜居 不是口號
將鄭西定位于宜居健康城,絕不是一時心血來潮。
鄭州大學旅游管理學院院長、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杜書云就表示,在鄭州冠以宜居的幾大組團中,她個人認為,宜居健康城最宜居。
在生態宜居方面,位于鄭西發展組團的宜居健康城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從地理地貌上說,鄭西正處于第二級地貌臺階前緣,基本上都是淺山丘嶺、荒溝荒坡地形地貌,這樣的地貌雖不適合農業生產,但卻是人居和生活的適宜場所,非常適合進行大規模、成片區的新城建設。這里林木植被茂密,區域內有塔山、萬山等自然山脈,區域林果覆蓋率達30%以上,環翠峪植被良好,有森林氧吧之稱。
這里不僅有山,還有水。索河位于賈魯河上游,是西流湖的源頭,水量充沛,貫穿索河的三仙廟、丁店、楚樓、河王四座水庫總庫容達10940萬立方米,另外還有勝利渠、降龍渠等引水工程。對一個北方缺水城市來說,索河獨特的山水資源是真正的稀世珍寶,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自然饋贈。而索河之上的洞林湖及湖畔的洞林寺,早已成為鄭州人周末休閑度假的好去處。漫步洞林湖畔,清澈的湖水在微風的吹拂下蕩漾著粼粼碧波,“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撫平每一位從鬧市中來訪者心中的煩惱。
作為鄭州宜居健康城的開啟之作,洞林湖•新田城,憑借自身完善的配套、領先的田園城市規劃理念、便捷的交通,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成為鄭州生態人居選擇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