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由我市與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院共同編制的《鄭州市森林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經多次論證、評審和不斷完善,于2012年12月26日經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為鄭州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提供了一個科學、系統的行動指南,對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這特殊歷史時刻,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加快推進鄭州都市區建設的重要時期,本報今日帶您回顧我市綠化發展史,帶您感受鄭州建設生態文明、統籌城鄉發展、踐行“四個重在”實踐要領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為您全景展現《規劃》內容,詮釋建設美麗鄭州的深刻內涵。
上下聯動換滿目蒼翠
櫛風沐雨歷春夏,始得碩果碧如玉。回眸生態發展歷程,鄭州在生態建設的道路上步履鏗鏘: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站在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高度,大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2003年制訂了建設森林生態城市的奮斗目標,聘請國家林業局華東林業調查規劃院高標準編制了《鄭州森林生態城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3年使城市周邊新增造林面積100萬畝,打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鄉一體”的生態和諧宜居之地。
隨后,森林生態城建設、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建設、林業生態市建設……一項項以生態文明為主旋律的大手筆、大氣魄的生態建設工程全面啟動建設,勤勞智慧的鄭州人用樹、用花、用五彩繽紛的色彩,用那獨具的神韻和別樣的風采,精心裝扮著商都大地。
一部博大精深的為民綠化史注定要載入史冊。2003年至2009年,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鄭州提前4年完成了規劃提出的新增100萬畝森林的栽植任務。通過實施鄭州森林生態城建設,全市森林面積大幅增加,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截至2011年底,全市林業用地面積達346.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33.81%,城區環境空氣質量一、二級達標天數為318天,據河南省生態林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測算,2011年我市森林與濕地的生態效益總價值達352.39億元。
綠水青山帶笑顏,生態鄭州美名傳。
2006年,我市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2007年,我市綠化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各項綠化指標均達到了國家創建的標準,全國綠化委員會正式命名我市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
2010年,被譽為綠化領域奧林匹克盛會——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在我市成功舉辦。
2012年,以新型城鎮化六個切入點之一的生態廊道建設為載體,大力推進生態廊道綠化,為構建鄭州都市區生態體系、建設美麗鄭州奠定堅實基礎。
……
一步一留痕,一步一艱辛。如今,一座手握 “綠色名片”的生態宜居城市正以“三大主體”工作推進為統攬,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以《鄭州森林生態城總體規劃(2003—2013)》實施為載體,全力為鄭州都市區建設提供生態保障。
位于鄭州西南的尖崗水庫水源涵養林
《規劃》引領全域發展
實踐探索永無止境,生態建設未有窮期。
2011年9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把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之方略,明確提出:中原經濟區要走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
省委、省政府要求鄭州要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挑大梁、走前頭”,打造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區,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率先走出一條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之路。
為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市十次黨代會作出了建設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的決策部署。
時光進入到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把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為奮斗目標,吹響了全面建設生態文明的號角。
建設美麗家園已經成為人們對林業的第一需求,人們對林業在改善生態狀況、保障國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實現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寄予了更高厚望。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落實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的總體要求,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結合鄭州都市區建設的實際,在我市實施《森林生態城總體規劃》和多年國土綠化取得一系列顯著成效的基礎上,全面啟動國家森林城市的創建工作,并高標準編制《鄭州市森林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努力為生態文明建設、強化PM2.5防治、提升民眾幸福指數提供保障。
新起點,新境界,新期望,新征程。市林業局提高站位,找準定位,抓住機遇,主動擔當,創造性地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組織編制《鄭州市森林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全面啟動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持續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努力描繪林業發展新圖景,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生態屏障,為“三化”協調發展,為中原經濟區建設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12年12月26日,是我市生態建設史上又一個里程牌式的日子。經過反復研究論證,數易其稿,并經權威專家論證,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鄭州市森林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最終獲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為鄭州的生態建設繪就了美好藍圖,提供了法律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規劃》突出統籌,突出城鄉一體,突出為民利民,以“森林都市,綠色鄭州”為主題,以“讓森林擁抱城市,讓市民走進森林,讓綠色融入生活、讓健康伴隨你我”為基本理念,規劃面積為鄭州全域。其總體布局為一核、兩軸、三環、四帶、五園、六城、十組團、多點、多線。
——一核 以鄭州市建成區及其近郊區作為中心區,輻射鏈接各縣(市、區)森林生態建設,使市域內的城區與近郊的森林生態建設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兩軸 東西向、南北向兩條城市森林發展軸。一是東西向發展軸,以中原路—金水路—鄭開大道為主軸,并連接沿線城鎮森林所構成;二是南北向發展軸,以中州大道—機場高速為主軸,連接沿線城鎮森林所構成。
——三環 依托四環快速路、繞城高速公路和規劃中的大外環綠化建設的生態廊道體系。以內環(四環快速路)、中環(繞城高速公路)和外環(東線依托新G107國道,西線依托焦作至許昌高速公路,北線依托黃河沿堤綠帶,南線依托機場至少林寺高速公路)。圍合構成森林隔離廊道,形成“森林圍城”的景觀效果。
——四帶 四條大尺度生態景觀防護林帶。以南水北調干渠、黃河濱河大道(S314)、鄭登快速通道、賈魯河水系等生態景觀廊道構建的連接鄭州森林生態城及遠郊的大尺度、輻射狀生態防護林帶為依托,構建貫通市域的四條大尺度生態景觀防護林帶,形成鄭州森林城市的市域生態景觀框架。
——五園 五個分別位于南、北、東、西、中的特色森林生態文化園。 建設具茨山國家森林公園(新鄭)、鄭州黃河國家濕地公園、雁鳴湖生態文明示范園(中牟)、中國花卉博覽園(滎陽)、鄭州野生動物園(新密),形成南山、北水、東文、西花、中間活的特色森林生態文化格局。
——六城 六個融合發展的市級森林城市。未來鄭州都市區建設將加快組團融城發展,建設航空城、新鄭新城、中牟新城、鞏義新城、新密(曲梁)新城、登封新城等“六城”的城市森林建設。
——十組團 十大宜居城市的核心森林及綠色生態空間建設。重點推進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職教城、新商城、中原宜居商貿城、金水科教新城、惠濟高端服務業新城、二七生態文化新城、先進制造業新城和高新城等“宜居城市十組團”建設。
——多點、多線 多類多個片狀、塊狀和線狀森林生態建設。包括:郊野森林公園群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鄉鎮(街道);森林村(社區);工農業產業發展區塊綠地;山區特色經濟林產業發展區塊等多點構建片狀、塊狀森林生態體系。以及生態廊道以外的其它道路、水系沿線的線狀森林生態建設。
《規劃》描繪美麗鄭州
“天藍、水清、地綠,建設宜居生態環境是建設鄭州都市區的必然要求。”省轄市市長級領導干部王林賀指出,《規劃》跨度10年,涵蓋市轄所有縣市區,總國土面積為7446平方公里。森林城市建設共規劃9大工程,其中生態廊道綠化工程規劃到2013年底,重點對連接“六城十組團”之間的39條主要路段、10條水系河道、10個道路節點實施高標準綠化,綠化生態廊道1463.5公里,綠化總面積1.31萬公頃。建設都市區森林公園體系工程,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遺址和動植物資源,積極發展森林旅游業,在鄭州構建城郊一體化布局的森林旅游體系。提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新建省級以上森林公園 4個,森林公園總數達到32處,總經營面積80000公頃。
《規劃》時限為2011年至2020年。其中,2011-2013年是全面啟動和重點推進階段,2014-2016年是全面建設和加快建設發達的林業特色產業體系階段,2017-2020年為全面達標和深化提高階段。屆時,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35%以上,其中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3平方米以上,建成以林木為主,喬、灌、草分布自然,結構合理,功能高效,景觀優美,林水相依的森林城市景觀。使得城市森林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管理高效,從而形成生態完善、產業發達、文化繁榮的城市森林體系,城市生態環境進入良性循環。
機遇喜人,任務逼人,挑戰催人。市林業局局長崔正明表示,森林城市建設旨在建立經濟—環境高效、環境—社會健康、社會—經濟公平的可持續發展機制,以科學與人文為雙翼,在碧水藍天中找回人類的清新與寧靜,促進社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市林業局將以《規劃》為統攬,開拓創新,敢于擔當,超前謀劃,精于運作,通過項目工程帶動,建立有效的工作推進機制等,竭盡全力抓好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力爭2020年前,達到森林城市建設目標,把鄭州早日建成生態家園、宜居城市,使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秀!
藍圖已經繪就,畫卷已經鋪展。我們有理由堅信,在《規劃》的引領下,在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眾志成城強大力量的推動下,我市森林城市建設一定能夠取得新的更大的輝煌,把鄭州打造成為中原經濟區的核心增長區,建設全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環境城市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夠實現。